close

陳味潽耳

20171023_075300.jpg

 

 

今天泡了有機潽耳小沱茶

內裝是一小顆一小顆因為是一個人喝的小壺

我都會切半,另一半再包好,留下回泡。

20171023_075145.jpg

 

因為是陳年茶,建議第一沖,要快速濾掉,可去除去較刺激的陳味。

因此,溫壺之後,只要茶水浸濕就趕快倒出,不能滯水太久,

以免影響第一沖的原始風味。

20171023_075716.jpg

 

第一泡的陳味較重,是潽耳特有的氣味,好喝的潽耳仍然是滑順的。

顏色偏暗褐,今天沒有使用濾網,其實這是自然的雜質,也是茶葉的一體,

因此飲下無妨。

 

第二泡要浸泡的時間,大約是第一泡的2.5倍,可能是我茶量少的關係,

如果怕時間抓不準,可打開壺蓋看一下色澤,或是倒出一點茶湯看看,

第二沖其實不用擔心泡過頭,因為精華主要都在第一泡釋出了。

20171023_080125.jpg

 

只是,二回沖泡也有可人之處,主要在於口感的趨於平緩,

應是大眾較能接受的口感氣味,及使是害怕潽耳的人。

20171023_092921.jpg

 

因為為食道逆流,又戒不掉茶癮的關係,

近來開始漸漸疏遠氣味濃烈,回甘明朗的高山茶,

慢慢向紅烏龍、蜜香紅之類靠攏,現在,潽耳也是選項之一。

 

也許和個人體質有關,每每喝了幾杯高山茶,過後會有心悸,

或胃不舒服的狀況。沒辦法,我是胃食道逆流,又戒不了茶癮的累犯。

 

每回茶飲,控制在兩沖300cc內,淺飲輒止,就是小酌數杯,

就只能是有自制力的愛戀了,不然,又能如何?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mmer time 的頭像
    summer time

    微言~some little things

    summer t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